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,成本票是税务核算的重要凭证,但许多企业常因供应商不开票、小额零星支出或行业特殊性而面临“缺成本票”的困境。若长期忽视这一问题,不仅会导致利润虚高、税负激增,还可能引发税务风险。那么,没有成本票怎样税务筹划才能既合规又节税?本文提供5种实用策略,帮助企业合理优化税负。
一、为什么缺成本票会导致税负增加?
企业缺成本票的核心影响是无法税前抵扣,导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负担加重:
-
企业所得税:成本票缺失会导致账面利润虚增,25%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可能让企业多缴税。
-
增值税:若是一般纳税人,缺进项票会导致增值税税负上升(如13%的税率)。
-
分红个税:若企业利润需分配给股东,还需缴纳20%个人所得税。
税务筹划的核心思路是合法获取成本票或利用政策降低税基,而非简单“逃税”。
二、5种合规的税务筹划方案
1. 利用小额零星经营免税政策
根据税法规定,个人从事小额零星经营(单次500元以下),企业可凭收款凭证入账,无需发票即可税前扣除(需注明收款人信息及业务内容)。
-
适用场景:临时用工、小额采购、维修费等。
-
关键点:单次不超过500元,且需留存交易记录备查。
2. 合理拆分业务,注册个体户/个人独资企业
若企业长期缺成本票,可考虑将部分业务拆分,通过个体户或个独企业承接,利用其核定征收政策降低税负。
-
优势:
-
综合税负可低至1%-3%(增值税1%+个税0.5%-2.1%)。
-
无需成本票即可按核定利润率计算应税所得。
-
注意:需确保业务真实,避免“虚开发票”风险。
3. 灵活用工平台解决人工成本问题
对于高人力成本行业(如直播、外卖、设计等),可通过灵活用工平台结算报酬,平台代开发票,企业获得合规成本票。
-
操作方式:
-
企业与平台合作,由平台发放报酬并代扣个税。
-
平台提供增值税普票或专票,企业凭票入账。
-
适用行业:临时用工、兼职人员、佣金结算等。
4. 利用税收洼地政策
部分地方政府为吸引企业入驻,提供财政返还或核定征收优惠,企业可通过在税收洼地注册公司,降低综合税负。
-
常见方式:
-
在税收优惠地区设立个体户、个独或有限公司。
-
享受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返还(如地方留存部分的30%-80%)。
-
风险提示:需选择正规园区,避免“空壳公司”风险。
5. 规范财务管理,优化供应商选择
长期来看,企业应建立规范的财务流程,优先选择能提供发票的供应商,避免因贪图低价而增加税务风险。
-
优化建议:
-
签订合同时明确要求供应商提供发票。
-
对长期合作但无法开票的供应商,可协商适当加价换取发票。
三、税务筹划的底线:合法合规
尽管缺成本票会增加税负,但企业必须避免以下高风险行为:
-
买发票:虚开发票属于刑事犯罪,风险极高。
-
个人账户收款:易被认定为偷税,面临补税+罚款。
-
滥用税收优惠:如注册空壳公司转移利润,可能被税务稽查。
正确的税务筹划应建立在业务真实性的基础上,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。
四、总结
没有成本票并非无解,通过小额零星入账、拆分业务、灵活用工、税收洼地政策及优化供应商管理,企业可合法降低税负。关键在于提前规划,而非事后补救。若企业税务问题复杂,建议咨询专业财税顾问,量身定制合规方案。